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6|回复: 0

信阳市第三小学:露从今夜白 盼得凉风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8 12: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白露——起源




二/十/四/节/气

夏秋转换,暑热渐消,层林渐染,群鸟养羞。中国二十四传统节气——白露,一个美好而又浪漫的节气,似一位白衣胜雪的女子,衣袂飘飘,若隐若现,翩然而至。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表明白露在气候更迭中处于关键时间节点。此时,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在10-15?C左右,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散落在花草树木的茎叶上,在晨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洁白无暇。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
/2023.9.8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
秋属金,
金色白,
以白形容秋露,
故名“白露”。
中国传统色悠悠五千载,每个节气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色彩。白露又是什么颜色呢?《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中记载:白露,起于“凝脂”,承之“玉色”,转而“黄润”,合乎“缣缃”。时至白露,信阳市第三小学五(12)中队的同学们踏上了寻色之旅,探寻独属于白露的颜色。








白露之起色——凝脂




二/十/四/节/气

凝脂,白色的一种,如脂白润、通透,是无暇的、细腻的、丰富的白,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取天之灵气,取地之精华,凝脂有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百合般的纯洁。古往今来,凝脂多出现在文人歌颂貌美肤白美人的诗作中。白居易《长恨歌》中赞美杨贵妃肤色,留下“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千古佳句。


寻色——凝脂

水潋滟,露凝白。阳光虽然明媚,微风却已转凉,晨间的露珠由清澈转为凝白,让天地间都染上了一层清清浅浅的白色。同学们积极拥抱大自然,寻得晨空“东方既白”、走进北湖沙滩、采集田野晨露,用手中相机找寻独属于白露节气的那一抹白。




白露清凉,秋意渐起,多情时节引发了无数文人雅客的浪漫情怀。诗经名篇《蒹葭》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凝露,星星点点,坠在芦苇上,这一蓑烟草似乎有了无限情怀和生机。漫步浉水河畔,同学们吟诵着诗经中千年咏叹的《蒹葭》,用稚嫩的童音呈现白露的细腻,用心体会白露节气的苍朦之美、感悟白露时节的教化启蒙意义。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心生向往,人们也总是热衷于将美好的事物留住。看,同学们通过绘画、裁剪、粘贴、纸浆画等多种方式呈现白露节气独特的色彩,表达着孩子们眼中属于白露的韵致。


白露时节




秋意渐凉
末伏夏尽

白露时节






白露之承色——玉色




二/十/四/节/气

玉色,中国传统色之一,也是名著《红楼梦》色彩中的一个。玉色,即玉的颜色,或莹白色,或粉绿色。自古以来诗人常用玉色比喻美人、美貌和坚贞的操守。《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曰“见贤人则玉色”。李白《南都行》有云“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诗人巧用玉色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人物的面部颜色和绝世容颜,展示了千年的东方审美和古老的中国智慧。

寻色——玉色

遍寻玉色,瓷韵流长。走进信阳市博物馆,同学们正努力找寻白露时节专属的那一抹玉色。瓷器,英译为“china”,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柜中一件件精雕细琢的玉器,展板上一个个悠久的历史故事,吸引孩子们驻足参观、浏览。同学们在博物馆遍寻玉色过程中,不仅被瓷器精湛的工艺所震撼,也被展品背后璀璨的传统文化所折服,仿佛触摸到了历史映照现实的脉搏,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诗颂玉色,畅抒秋意。“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同学们纵情吟诵中,我们仿佛看到:平野的满目秋色,流过夜幕的溪流,混着岁月的光华与霜雪,熬成一晚淌水的温柔,落叶一点点将月亮添圆,人间的深情也将溢出心头。杜甫诗里的白露时节,清冷,牵动万千游子的思乡之情。







白露之转色——黄润




二/十/四/节/气

古往今来,人们爱秋的凉意、秋的明快,用诗歌赞美秋的丰富、秋的色彩。诗人通过诗歌向人们展示了黄润色的名贵与用途。扬雄《蜀都赋》曰“筒中黄润,一端数金”。左思《蜀都赋》曰“黄润比筒,籝金所过”。司马相如《凡将篇》曰:“黄润纤美,宜制禅”。

寻色——黄润

揉、捏、拉、压、拽,黄润色的陶泥在同学们手中不断变化着。一曲优美的轻音乐,一个匀速旋转的转盘,带水的陶泥从指间流淌,如泥鳅般光滑,却又好似一层轻纱从指间穿过,同学们磨去了浮躁,练就了耐心,陶冶了情操,寻色之余收获满满。





山野间,长风万里,芦苇摇曳,苍烟落照,最具秋的别致。同学们走到户外,走进田野,探寻独属白露的微黄与温润,用相机定格一个个柔美醉人的瞬间。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图片,令人赏心悦目,倍感温暖。




二/十/四/节/气




白露之合色——缣缃




二/十/四/节/气

寻色——缣缃


浅黄的土地,弥漫着淳朴而厚重的泥土芬芳。身着蓝白校服的同学们挥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欢快地奔跑着、嬉戏着,甜甜的笑容挂在同学们稚嫩的脸庞上,形成了一道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线。








秋高气爽,秋景宜人,正是出游赏景的好时节。静谧的竹林,伴着悦耳的古筝独奏,同学们捧着微微泛黄的古书,书本映衬着他们纯真的笑脸,浓浓的书卷气息迎面扑来,构成一副副唯美的画卷。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二/十/四/节/气






白露|三候




二/十/四/节/气

《诗经》之《周南》中有云:“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即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一候鸿雁来

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的生物标识。白露时节,气温下降,鸿雁等候鸟自漠北而来,南飞避寒。民谚有“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

二候玄鸟归


玄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初始形象类似燕子。春暖“玄鸟至”,来时是“比翼双飞”;秋凉“玄鸟归”,去时时“拖家带口”。




三候群鸟养羞

《礼记》曰:“羞者,所养之食也”。“羞”同“馐”,指储存食物。古人观察到,白露时节,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蒙曼老师说过:“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最美的节气,一个是清明,一个是白露。”当微凉的空气中带了一丝桂花的清甜,温柔的秋雨飘过化作满地晶莹,白露节气披着一身诗情画意翩然而至。白露时节不能没有诗词,不能没有美景,让我们一起在诗画中感受白露之美吧!



白露成霜,墨迹添香。白露是秋思里摇曳的情韵。同学们或挥毫泼墨、或缮写经典,纵情书写白露的丰富多彩!同学们以无声的方式诠释着对白露的痴迷,唱响心中咏叹白露的最强音。瞧,白露的浪漫、白露的思念、白露的深情、白露的唯美,从同学们笔尖款款向我们走来…….






手绘黄果,纵享收获。白露时节是瓜果农作成熟的时刻,是一个收获的节气。看,同学们拿起画笔,经过精描细画,一串串金黄的龙眼、一粒粒甘甜的莲子、一株株摇曳的芦苇、一颗颗新鲜的雪梨、一个个橙黄的柿子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同学用手中之笔礼赞白露之美,以画传情,表达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



白露时节







二/十/四/节/气






白露——养生




二/十/四/节/气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白露节气勿露身”,大家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

同时,白露时节正值秋季,中医中有“秋燥”的说法,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并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粥品,如大米、麦仁、芡实等,再配上梨、芝麻、菊花等熬粥,可以起到益肺润燥的功效。



白露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可人的时节呢!既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高气爽心旷神怡好个秋的惬意,又有“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层林尽染璀璨缤纷的绝美秋色,更有着无尽的诗意秋韵……
又是一年白露降,凉风至,气微寒,请诸君勿忘添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8 21:10 , Processed in 1.2275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