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加快教师成长步伐,强化学科技能,信阳市第三小学全体教师利用寒假时间,不断进行学习充电,扎实完成各类特色作业。
假期作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公需作业,体现在阅读、书写、学课标方面;第二部分是菜单式A、B、C、D四类作业,分别是讲座、课例研究报告、作业设计和微课。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切磋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校组织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老师们分别就自己的“寒假作业”进行分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们别有风味的寒假作业吧!
一、学科讲座有深度
语文学科由刘娟老师讲解《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本次讲座先从具体案例中介绍了什么是项目式学习,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再从明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浅谈项目式学习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学科由孟志鑫老师讲解《谈谈数学文化》。孟老师结合平时的教学介绍了数学文化的概念、定义及教学要求把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建议。希望通过数学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需要表达现实世界。
英语学科由王小珲老师讲解《浅谈“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王老师讲到教学评一致性源自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中,“教学评一致性”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将教学、学习、评价有机结合,将三者达成一致性原则。
二、课例研究互分享
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校各个教研组积极进行一课研究,组内教师轮周上研讨课的活动已经是各教研组常规项目,为提升相关的理论修养,写好课例研究报告就是一个提升理论素养的好方法。通过教研,老师们了解到课例研究报告包含“背景与主题”、“情境与描述”、“问题与讨论”、“诠释与研究”这四个部分。
语文学科刘佳佳老师跟大家分享《童话大猜想》课例研究报告,本课例的学习以提升童话故事阅读深度为目的,提升阅读童话故事能力、培养阅读童话故事兴趣为项目学习核心目标。通过对童话故事中人物、情节、插图等内容的猜一猜、画一画、编一编、演一演等实施策略来开展的课程班本化的课外阅读学习活动。
数学学科聂浩老师做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例研究报告。聂老师讲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作业设计分层次
“双减”政策推行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要求教师降低作业次数、减少作业量,为学生安排充足的课外活动及休闲时间。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这就对老师们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一线教师只有灵活多样地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作业,才能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充分的“乐趣”。
语文学科由黄玉老师分享《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组作业设计。黄老师的作业设计分别为基础性作业——积累经典古诗感受诗中画面;发展性作业——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感悟文本;拓展性作业——担任“家乡代言人”。黄老师通过精准解读单元教学目标,由远离生活走向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质增效。
数学学科由黄玲玲老师分享《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分层作业。黄老师的作业设计分为分为三个层次,分为基础性作业——注重观察发现;发展性作业——注重动手操作;拓展性作业——联系生活实际。她根据不同学生接受能力设置分层作业,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英语学科由李培育老师分享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3 My friends 》作业设计。李老师谈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对好友的性格和外貌等特征进行描述。为此她设计了基础性、发展性和拓展性三个层次的作业。
四、微课制作展技巧
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微课教学已经很常见,跟传统的“三笔一画”一样也是我们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资源,在现代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短小精悍的特点、启惑解疑的特质,不仅需要老师们在最合适的时间内呈现出最重要的知识点,还要更加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分享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交流自己擅长的微课制作APP、小程序以及各种小技巧。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微课风格,一定会为我们的教学增添色彩!
语文学科曾珠老师展示了《燕子》这节微课。曾老师谈到在制作微课时首先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录屏软件,比如:EV录屏、芦笋录屏、CS喀秋莎、班迪录屏、OBS……然后再备好课,接着进行微课录制,最后进行剪辑。
数学学科鲍敏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单价、数量和总价》这节微课,此次微课获得省微课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鲍老师讲述了参加微课大赛的整个流程,让参会老师们感受到微课制作的辛苦和不易。鲍老师还谈到如何用软件进行录制,如何做到音画同步生成一节完整的微课等技能,开拓了老师们的视野。
英语学科李涯老师展示了《What would you like?》这节微课。李老师谈到如何使用手机剪映APP达到制作效果并展示了制作微课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制作动画;第二步是录制视频;第三步是真人出镜和动画有机融合。

各学科菜单式作业分享结束后,郝永康副校长指出作业分享会就是思维碰撞、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希望老师们充好电,扬起帆,不负自己的教育初心!同时对老师们提出殷切期望,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争取早日成为三小名师。老师们也表示定会时刻谨记校长的谆谆教诲,并且付之于实践。
三场不同学科教师作业分享会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学习的互动平台,既拓宽了教师的工作思路,又体现了教师们且行且思,求真务实,不断探索的工作作风。分享会结束后,老师们达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增强了干劲,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路上,捧一颗初心,共美前行! 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 赋能新征程 ,一起向未来 在奔赴未来的道路上 我们将以更好的状态砥砺前行 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