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那个不平凡的青年节,中梁地产以6亿的摘地价,拿下羊山新区新三十二街与新五大道交叉口地块,一举问鼎信阳地王。此后开发的中梁壹号院,是信阳第一个将毛坯高层价格突破7000元/㎡的楼盘。
中梁的辉煌,从摘地开始; 中梁的沦陷,从交房开始。 交付后的中梁,创造了信阳楼盘的最高物业收费标准: 高层2元.㎡,洋房2.5元/㎡,叠墅3元/㎡。 要知道,这可是2019年定下的标准。时至今日,依然代表着信阳最高物业收费标准。 而中梁的社区氛围,自交付后,始终“一地鸡毛”。 业主摔伤:
车库事故频发: 物业公然违建 随处可见死去但未更换的树植:
交付两年仍未打通的车库出入口:
两年来,救护车、警车、执法大队,成为了这个小区的常客。 业主们承受着这个城市最高的物业收费标准,却持续忍受着形同虚设的物业服务。 现在,他们的名字叫,碧桂园服务·中梁物业。 一个听上去高端大气,却疯狂压榨业主的群体。 为什么他们敢对着业主张牙舞爪甚至正面冲突,他们难道不是业主花钱雇来服务的吗? 还真不是。 实际上今天的物业公司已经从一个服务型行业进化成了一个拥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基层权利机构。放在古代就相当于小吏身边那个提着狼牙棒揣着钱袋子的打手,就是目前中梁物业所呈现的状态。 如果说菜鸟驿站是物流的最后一百米,那物业就是“权利的最后一百米”,想通了这点,他们的态度就很好理解了,毕竟别人根本不是来服务你的,而是来管理你的。 但为什么我们非要自掏腰包花钱给自己雇个老爷?因为没得选。 回忆一下你买房的时候有选择物业公司的环节吗?没有。我们签署的购房合同里已经内置了物业管理合同,小区的物业公司都是指定好的,要么是房企的子公司,要么物业的老板就是房企老板的亲戚朋友。中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哪家物业入驻小区,业主说了不算,门口的保安月底能不能升队长,业主说了也不算,那么业主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了按时乖乖交钱,不交就起诉你,即是你不怕起诉,死磕着不交,也没用,因为还有一笔你不得不交的隐形物业费,小区停车费、电梯广告费、配套幼儿园、游泳馆健身房的收益等等,这些本该属于全体业主的收益,我们通通都不知道,你去问,也没用。 信阳也发生过几起经典的业主抱团将物业逐出的事件,比如印象欧洲、贰号公馆等,但这终究是个案,现实中90%的小区在第一阶段就卡主了,连业主委员会都成立不起来,因为物业公司有一百种方法阻止业委会成立,各种证明、各种时限、各种张口就来的规则,即使业主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全部照办了,物业也只需要恩威并施,在挑头的业主里拉拢一波、打压一波、分而治之,业主们很快就会做鸟兽散,甚至互相攻击。 想想以前在农村或者胡同、大院里的生活,婚丧嫁娶你大吼一声,就会有一大群的亲戚朋友排队来吃席,那时候没有物业,平时生活中,今天我给你几块红烧肉,明天你给我一袋奶糖,其乐融融。但当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我们住进了高楼大厦,却连邻居的名字也叫不出来,即是在电梯里碰见,也只能互相挤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生态,被物业占领了。 (来源:今日头条 信阳楼市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