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来客要上茶,这是一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在信北(原信阳县北部俗称信北,南部俗称信南)明港一带,来了贵客,主人说请客人稍坐,要上茶。外地的客人往往以为主人去差人找茶叶泡茶去了,待到主人家人端来茶碗,敬到客人手中时,客人一看,顿时惊呆了,这那是茶水,分明是一碗糖水荷包蛋! 信北不产茶叶,一般百姓没有喝茶叶的习惯。小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到李家寨鸡公山下卖猪娃,送猪娃到一农家,农家客气给父亲泡了一杯茶。我好奇地看着那透着黄透着橙透着绿的茶水,双手端起来喝了一口,只觉得又涩又苦,忍不住“卟”的一口吐了出来,引来大人们一阵好笑。从此认为茶不好喝,见茶则避。直到后来到信阳市区工作后,渐渐适应喝茶,尤其是对信阳毛尖,喝出了甘甜,喝出了绵长,喝出了山河清秀。 信北的荷包蛋茶是有讲究的,只是来了贵客稀客才要烧茶,一般常来常往串门来坐坐的,倒一杯白开水就行了,不会说烧茶上茶,也就不会打荷包蛋了。一碗打几个荷包蛋,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4至8个,还要放上红糖或白糖。如果来的人较多,则每碗打4至6个。如果来一两个人,则打6至8个。如果是饭前来,等着喝酒吃饭,主人会为客人奉上每碗四、五个荷包蛋,说是喝碗茶,打打尖。如果是晚上来得晚,没赶上饭点,客人一定说吃过了吃过了,那么主人一定会打上8个以上满满的一碗荷包蛋,让客人喝完茶洗洗休息。 作为客人,喝荷包蛋茶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不能吃完的,要看碗里有几个荷包蛋,决定吃几个留几个,至少要留一个,但不是留两个,留两个就是骂主人是二蛋,会惹主人不高兴甚至生气的。但如果遇到外乡人来家,把荷包蛋茶吃完,主人也会一笑了之,不会生气,有时反而会高兴,过后当成笑话讲给邻居听,还颇为骄傲,似乎是炫耀自己烧得茶好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有什么工作队下乡,与社员搞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一次有几个工作队干部到一户社员家庭吃饭,社员家来了干部吃饭,觉得很有面子,很高兴,就准备酒菜。在等待吃饭前,社员给每位干部奉上一碗荷包蛋茶,每碗四五个鸡蛋,意思是让在饭前先垫一垫饥。干部认为这就是吃饭了,就一气儿把茶吃完,其中一人还拿着碗,用筷子在碗中间划一下说:“再来半碗!”此事在当地传为笑料,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如果是当地人,不按规矩烧茶吃茶,那是会惹人生气的,往往会坏了计划中的好事。有一个二十多岁年轻人,朋友作媒给他介绍一桩亲事,女方一听男方的情况还可以,就答应相亲。媒人领着这位青年到了女方家,女方接待了他们,各上了一碗茶,每碗五个荷包蛋。媒人客气地吃了一个,留下四个,而这位青年却把茶全吃完了。女方认为男方不知礼仪,拒绝了这门亲事。事后媒人埋怨青年不懂事理,青年辩说,打五个荷包蛋就说明女方不懂事,吃一留四吃得太少,吃四留一留得太少,吃二留三骂我自己,吃三留二骂了主人,干脆一气儿吃完算了。贪吃两个蛋,坏了一门亲,也是这位青年的一个教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荷包蛋已不再是群众的高档食品,荷包蛋茶也渐渐消失在待客的茶桌上。但是,在信北一些农村地区,可能仍然保持着这一待客风俗。 (2022年7月11日) 来源:头条大潮gr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