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99|回复: 0

信阳毛尖:带你深度解析从茶园到茶杯的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9 09: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信阳毛尖,因原产于信阳市境内,故此得名。位于四大茶区的江北产区,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细、圆、光、直、多白毫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1915年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参加国家评比,再得绿茶类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大诗人苏东坡也有着“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赞誉。

茶汤翠绿,味浓香醇


爱茶的茶友们,可能都去过茶区,领略过茶香四溢、生机盎然的茶园风光,也体验过采茶的喜悦与艰辛,却很少亲身经历制茶的过程。今天将带大家认识下,一杯鲜茶的制作工程,传承并发扬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步:鲜叶的采摘

每年清明节前后至谷雨,是信阳毛尖春茶上市的绝佳季节,这个阶段的茶,品质上乘,口感香醇,味美汤浓,叶底饱满脆嫩。

由于茶树品种、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差异,每年新茶上市的时间都会略有波动。近年来受市场趋早尝鲜的心理的影响,茶农们对部门茶树品种进行了改良,采用上市较早的江、浙、闽茶区品种,新茶上市时间提前至清明节前后,即便如此受气候影响,信阳毛尖的明前茶产量也是“少之又少”,称之为“精品中的精品”,价格自然也很“上乘”。所以若不是刻意追求尝鲜及送礼需求,“明前茶”少量尝鲜即可,“雨前茶”才是日常生活及商务办公的上佳茶品。

新春第一采


信阳毛尖的采茶期共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

春芽正当时


特级毛尖鲜叶采摘以初展一芽一叶为主,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四、五级毛尖则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整体要求是不采茶梗,不采鲜叶,需以芽叶互配。

采茶竹筐


信阳毛尖对鲜叶的盛装也很讲究,需用光滑透气的竹筐,采摘过程不挤不压,并及时送至荫凉的室内摊平晾放2至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且要求鲜叶必须当日采、当日炒炒。

第二步:鲜叶的筛分

鲜叶先需按不同的品种、等级、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再用不同尺寸网眼的竹编筛子进行筛选,根据筛出的鲜叶大小,分成不同等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鲜叶分筛,分级


第三步:鲜叶的摊放

将筛分后不同等级的鲜叶,依次摊在竹编簸箕上,厚度适宜(5~10cm), 雨水叶或水含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中午或下午的鲜叶宜厚摊,间隔一段时间翻动一次,不宜太阳照射。摊放时间需据鲜叶级别及水分含量而定,叶质变软,青气变淡,便可炒制。

鲜叶摊


第四步:生锅(杀青)

这一步对火候及时间的把控至关重要,火大易糊,影响后期口感,太小则水分蒸发不彻底。制茶需采用专用铁锅,干净无绣,锅口面倾斜,与墙贴合。

手工杀青


生锅宜用干木柴作燃料(机器炒制,以天然气及电为主),锅温以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为宜,每锅投鲜叶1斤左右(500g),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3~4min)。

机器杀青


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并不时抖动挑散,以此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然后用茶把迅速将茶叶扫入熟锅,以待下一工序。生锅历时8分钟左右(水分高时,酌情增加时间),经过这一步,茶叶含水率将迅速缩减至50% 左右。

第五步:熟锅(揉捻)

该阶段的炒锅与杀青炒锅尺寸相同,并列排放。锅温以(80-100℃)适宜,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将茶团打散,继续“裹揉”,反复之前操作,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然后将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该过程,有时与杀青同时进行,因制茶师傅而异)。

手工理条


待条形稍紧直,互不粘连时,用手 进行“理条”(具体过程可关注视频),此过程反复进行,信阳毛尖将逐渐形成细、圆、光、直的外形。此过程历时约7-8min左右,水分将降至30% 左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注:若机器炒制,解块、理条过程都由相应设备完成)

机器揉捻


第六步:初烘

将经过杀青、揉捻出来的鲜叶,4至5锅作为一批,均匀摊铺在炕篮(一种竹编特制似斗笠状器具)上,厚度以2cm为宜,选用无烟木炭,火温宜(90~100)℃。依据火温大小及茶干情况,每隔一段时间轻轻翻动一次,待茶条锁型,有焦脆感,即可下炕。

信阳毛尖干茶初烘


第七步:摊凉、复烘

初烘后的茶叶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厚度适宜,待复烘。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炕篮上,手触烘干情况,定期翻动。待茶条固定,手揉即碎,方可下炕。

鲜茶复烘


第八步:毛茶挑选

复烘后的毛茶,需将茶叶中的黄片、脚叶、老梗及夹杂物剔出,再根据干茶情况进行分级。

鲜茶分拣


第九步:再复烘(茶香更醇)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待茶香显露,手捏即碎。再适当摊凉,装进洁净密封的透明袋中,存放于通风干燥、低温室内。

来源:头条茶话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5 23:41 , Processed in 1.34994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