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88|回复: 0

信阳毛尖那些事,苏东坡点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0 15: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茶树原为野生,产于云、贵、川等地。相传神农氏最早发现了茶叶的奥秘,并命名为“荼”。

车云山图片


随着先人对茶叶认识的不断深入,茶叶开始向由我国西南地区向东南各省传播,并最终走向世界。
01
约2500年前,茶生根信阳
茶叶的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气候等因素密不可分。到了东周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在河南一带,茶叶开始在如今的河南信阳一带生根发芽。

信阳毛尖茶园


信阳地处河南最南部、淮河上游,是中国南北地理和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数千年来,信阳地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湿润,非常适合茶树的栽培和生长。
02
淮南茶,信阳第一
在唐代陆羽的《茶经》里,当时全国有13个省43个州郡种植茶叶,依据地理划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8个茶区,可见那时的中国大地已经拥有了完善的茶叶版图。

信阳茶园图片


信阳归属淮南茶区,当时的光州、义阳是著名的茶叶产地,茶叶品质上乘,很受唐代上层阶级欢迎,成为朝廷的贡品,信阳茶由此掀开了辉煌的一页。

1936年信阳县志关于信阳茶的记载


宋朝时,作为距离政治中心较近的信阳茶区,得天时、地利之便,产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位于信阳的光州、子安、商城茶区成为全国重点的茶叶产区。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当时位于信阳地区的三个茶场,年产茶叶高达935799斤,占全国13个茶场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清明上河图里的茶肆


当时的信阳茶量价齐优,著名大文豪苏东坡被贬黄州时路过信阳,在品尝过信阳茶后,不禁赞美道:“淮南茶,信阳第一”。
03
沉寂的明清时期
明朝实行茶税并行制,产茶必缴税,剥削茶农致使产业渐衰。另外,政府在川陕设茶马司,榷川陕之茶,信阳茶不再用于军需,仅限于商茶征钞、征税,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到了明朝末年,信阳茶园毁坏严重,产量严重下滑。

信阳茶园


至今,在信阳柳林大、中、小茶沟和浉河龙潭等处仍有明朝茶树砍后的遗株。
清雍正时期,持续近千年的“茶马交易”废止,茶叶产量远远超过国内的消费速度,茶叶市场的供给关系开始失衡。

茶园图片


乾隆中期,全国茶叶产量供大于求,导致产能过剩、茶叶滞销,对信阳茶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信阳茶叶种植近乎荒废。
直到清末民初,在一批开明绅士的倡导与努力下,信阳茶才开始得到恢复与发展,并逐渐恢复生机和活力。
04
复兴于清末民国
光绪年间,原清政府驻信阳缉私统领、茶业公所成员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信阳李家寨人、实业家甘以敬积极响应,并联合信阳人王子模、彭清阁商议种茶事宜,招股集资,在信阳震雷山成立“元贞茶社”。
元贞茶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规模种植茶叶的股份制企业,被称作“华夏第一茶社”。

甘以敬先生老照片


甘以敬派人去安徽六安、杭州等地购买茶籽,并聘请六安余姓师傅指导种植。前期共种植茶叶3万余窝(每1万窝约合10亩),共计30亩。
05
宏济茶社的成立
信阳西部的车云山,山高土肥、降水充沛、日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适合茶叶栽培。早在明清时代,就有人在这里开办茶园,后因茶税苛重废弃,但此时还尚存零星茶树。
1901年,甘以敬邀请陈玉轩、王选青、陈相廷等人组建“宏济茶社”,并向道署衙门备案领取执照。

信阳毛尖


茶社还先后派人到六安、杭州、咸宁等地购买茶籽,并聘请六安吴著顺、吴少堂来指导茶叶种植和生产,在车云山千佛塔一带种植茶叶4万余窝。
06
不断进化的制茶工艺
茶社成立后,最开始沿用的是安徽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长0.5米、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最初的制作技术。

炒制好的信阳毛尖


后来信阳人唐慧清到杭州购买茶籽并学会了龙井的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信阳毛尖炒制


07
八大茶社相继创办
在甘以敬的影响下,信阳的地主、绅士、商人也相继成立茶社、种植茶树,先后在信阳西、南部山区开荒种茶,相继建立元贞、广益、裕申、森森、龙潭、广生、博厚茶社,共有茶树46万余窝,约400亩,呈现一派出勃勃生机。

信阳博物馆里的茶社场景


“八大茶社”成立后,注重制茶加工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信阳毛尖加工技术由此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
当时的信阳城也相继开办专营毛尖的茶庄,祥记、和记、恒记、车云等茶庄陆续开办。信阳毛尖,品质上乘,远销开封、南阳、北京、天津等地。
08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
正值信阳茶叶一片生机勃勃之际,传来美国旧金山即将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消息。在美国人富商罗伯特的推动下,北洋政府决定受邀参加盛会,并由农商部负责筹办。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老照片


1914年,甘以敬等人在八大茶社征集了贡针、白毫、已熏龙井、未熏龙井、毛尖、珠三、雀舌等十一种茶样。每个品种选3斤,用瓶装好,由道署衙门实业厅所属商会,通过省出口协会,转交给北洋政府“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
当年9月,信阳毛尖等河南参展产品由河南开封经京汉铁路运至武汉,又从武汉装船运至上海。

万国博览会中国馆老照片


12月6日,信阳毛尖随同其它4172种,重达2000余吨中国馆参展物品一起,装上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的“蒙古利亚”号邮轮,历经20多天运抵美国旧金山。随后,将展品陈列在占地面积达5400平方米的中国馆和其它多个主题展馆。

万国博览会开幕式图片


1915年2月,经各国评委评判,车云山生产的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金质奖章和奖状。
09
当选中国十大名茶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信阳茶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大力扶持复垦荒芜茶园、开辟新茶园。

信阳博物展出的万国博览会奖章复制品


1954年,当时的信阳县决定将南湾水库部分库区群众搬迁至董家河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浉河港的黑龙潭,谭家河的五峰岭等五个茶山种茶,并成立5个专业的茶叶生产合作社,先后开辟新式茶园千余亩。
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1983年,信阳茶园实行包产到户,茶农自负盈亏,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质量不断提升,信阳茶得到长足的发展。
10
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2019年,信阳茶园面积发展到210万亩,年产干茶7.2万吨,年产值122亿元,从业人员达120万人,已经形成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研发为一体的庞大茶产业体系。信阳毛尖也发展成为茶叶市场重要的绿茶品类,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来源:头条竹溪书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8 16:28 , Processed in 1.2335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