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9|回复: 0

久等了,信阳毛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8 17: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一) 简介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因产于豫南信阳地区得名,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毫满披而得名“毛尖”。民国初年被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被誉为“绿茶之王”。

(二) 事迹
  • "淮南茶,光州上"——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毛尖)列为茶中上品;
  • "淮南茶信阳第一"——宋代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千古定论;
  •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 1958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1982、1986、1990年连续三次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 1985年,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再获金质奖;
  • 19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
(三) 产地

唐代信阳已盛产茶叶,唐《地理志》载: 义阳郡( 今信阳市平桥区、狮河区) 土贡品有茶。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赞誉。但那时的贡品或上等茶,并非今日之信阳毛尖。据考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



清代光绪末年(公元1905-1909年)季邑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先后成立元贞( 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 车云)、博厚、森林、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近30hm2,逐渐改进完善了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产区也不断扩大。



现如今信阳的师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二区成为信阳毛尖茶主要生产地。

来源:云赏信阳毛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5 23:44 , Processed in 1.5450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