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00|回复: 0

动真格:国家整顿教育、住房,3年内能否解决两大民生“顽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9 09: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种种信号显示,我国的人口警报已经拉响了。首先,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比例失衡等问题,即使2015年国家宣布“全面放开二胎”,也未能力挽狂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我国出生人数迎来“4连降”,尤其是2020年,出生人数仅1200万,较2016年减少了586万;
  其次,过去十年,我国的死亡人口数量,却在逐年增加。2020年死亡人口数量尚未公布,但机构预估的数量是1030万,比上一年度增加3.1%左右。对此,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如果再不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5年内我国的新生人口数量与死亡人口数量的差额将要归零,而且离负值也不远了——这意味着,我国将彻底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不仅如此,人口专家梁建章还直言指出,中国建国后的“婴儿潮”带来的死亡人口峰值,未来十年必然到来。一旦死亡人口峰值到来,中国的人口数量将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届时不仅仅是人口警报拉响这么简单,而是“人口危机”真的到来了。
  再者,据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2015年-2019年我国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育龄妇女总量或仅剩4000万左右。国际传统上,一般总和生育率小于2.1,意味着新生人口不足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而总和生育率小于1.5,则是跌破警戒线,即掉入低生育率陷阱,并且很难再回升。
  值得一提是 ,2013年-2020年我国的结婚人数已经“8连降”。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仅813.1万对,创2003年以来的新低,仅为最高峰2013年的60%。
  为什么中国人突然不结婚了?新华社曾经一针见血指明了原因:房、车、彩礼新“三大件”花费少则五六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成为了一些适婚青年背不动的“大山”。对此,作为80后的笔者深有体会。我们这一代人上面有赡养老人的压力,下面有抚育孩子的高昂压力,还不得不承受社会内卷带来的巨大竞争,可以说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都面临巨大压力。这就导致很多夫妻的婚姻关系越来越不和谐,离婚率逐年增高,尤其是“双独”婚姻家庭,缺少宽容和耐心,婚姻更容易草草收场。国家其实也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所以才出台了“离婚冷静期”的制度。
  为什么也不愿意生孩子了呢?北大光华管理实践教授、人口专家梁建章曾经直言不讳指出,中国生育率低是因为有“两座大山”:教育负担重、住房压力大。无独有偶,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也在《中国生育报告2020》中给出了相同的结论:教育医疗住房等直接成本抑制了国人的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
  确实如此,住房和教育,是公认的两座抑制生育的“大山”。尤其是过去5-10年,伴随着我国房价的快速推高,以及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配比严重不足,可以说加速了我国生育率的下降。
  教育方面: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超7成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40%。要知道,在美国教育支出占到家庭支出的比例大概只有10%左右。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用于补课的直接花费超过6000亿元。不得不说,中国的家长是真的很舍得为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花钱。
  中国的教育费用高,到底高在哪了?一方面,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1997-2019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4%;另一方面,兴趣班、补习班等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铆足了劲给孩子报班补课。动辄数百元一节课的补习班,就占据了家庭教育支出的半壁江山——《2019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统计结果也显示,辅导班在教育消费中的占比最大。一言概之,教育成本高企很大程度抑制了国人的生育意愿。
  住房方面:快速攀升的高房价,抑制生育的影响更加明显。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商品房均价每上涨1%,生育孩子意愿数下降约0.2个。值得一提的是,房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生育意愿的负面影响更大。直白点说就是,房价涨得越凶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越不愿意生孩子。
  这其实很好理解,2021年二季度末,全国平均房价已经高达10720元/平,首付三成贷款购买一套100平米房子的门槛都已经提高到了32万元。而2020年全国人均剩余资金却仅有一万元左右,这意味着一个人想攒够一套房子的首付,至少需要30年时间。即便是一家三口一起努力,也需要10年时间。当然,这还不包括未来30年的每月4300元左右的银行贷款。
  央行调查报告也显示,国人8成以上的工资性收入都用来付买房首付款和还银行月供了。说得直接点,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其实买完房后手中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了。而生育、养育孩子又是一件耗费精力、开支巨大的事情。结论就是:很多人并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没钱生,更担心养不起。
  任泽平说,如果当前生育趋势不改变,未来将出现三大问题:一是劳动力规模持续萎缩,面临“未富先老”局面;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高速和大规模在国际上前所未有;三是人口总量的急剧萎缩。基于此,他建议:立即全面放开生育,鼓励生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事实上,近两年来,呼吁“全面放开生育”的专家并非任泽平一人。马光远、梁建章、社科院甚至是央行,都表明了相同的立场:应该全面放开生育,并且鼓励人们生育。尤其是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不止一次建言,为三胎让路,应该推倒教育和住房这两座大山。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5月31日,“三胎生育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了,重要会议明确: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更让人拍手称快的是,今年7月20日,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政策也来了:不仅取消了社会抚养费,配套政策还被称赞非常有诚意——包括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几乎涵盖了各个方面。
  人口警报拉响后,2大好消息到来,教育、住房大整顿,为三胎让路
  在我们看来,为落实三孩政策,很显然国家这一次动真格了:面对数以万计的国人不结婚、不生娃这种趋势,国家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动作,宣布大力整顿教育、住房,计划在3年内解决两大民生“顽疾”,为三胎让路。
  1、教育方面:7月24日,新华社公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这就是后来被大家称之为“双减”的文件。这份“双减”意见文件,其实就是解决第一大民生“顽疾”教育: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2、住房方面:7月23日,住建部等八部门联合发了一个通知,核心内容是“依法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该通知还明确提到: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毫无疑问,住建部这份文件,代表着解决第二大民生“顽疾”住房。
  正如专家陈海滨所言,未来3年,是解决“住房”和“教育”问题的关键窗口。从现实来看,这更是我国人口警报拉响后的2大好消息:整顿教育,本质是维护教育的公平,防止资本在教育领域无序扩张,增加群众的幸福感,这是好消息之一;整顿住房,降低住房成本,使更多人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本质是维护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这是好消息之二。
  口号确实喊得震天响,那么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住房方面这半个月以来,基本上是一呼百应:八部门为楼市定调,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时间响应:上海、绍兴、杭州、无锡、北京、成都陆续收紧了调控政策,政策内容涉及落户门槛提高、信贷政策收紧、购房资格严格、打击假离婚等。不仅如此,近段时间以来,无锡、绍兴、西安、成都、宁波、深圳、东莞、上海、三亚、金华等十余个城市也开始全面执行二手房参考价。当然更重要的信号是,7月29日,住建部再次开启“约谈”模式,约谈了银川、徐州、金华、泉州、惠州等5城市,要求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
  其次,教育方面的整顿更是如狂风骤雨般袭来。不仅对于学科培训机构经营资质,经营时间,资本运作化的进行严格限制,而且明确地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要纳入指导价管理,坚持遏制高收费行为。更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利用国家节假日、休息日、寒假、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一句话,国家对教培产业的整顿,堪称是釜底抽薪。有人更调侃称,国家一系列大动作后,几乎把整个教培行业“团灭”了。
  总结:国家动真格大力整顿教育、住房,且计划在3年内使得这两个行业市场秩序好转,3年时间内两大民生“顽疾”能否彻底解决,我们现在还不敢妄下结论。但不管是房地产市场,还是在教育领域,经历长达3年的“整顿”,市场秩序将会明显好转,与此同时国人的生活常态也会有显著改观。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为三胎让路”,即为了提振生育。试想一下,国人的教育、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了,负担明显减轻后,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实力来生更多的孩子,生三胎的意愿甚至也会大大提高。尤其是对住房市场的大整顿,其意义不仅是净化市场环境、降低住房成本,更是释放国人的消费能力,继而提振国人的生育意愿。
  (来源:今日头条 楼市新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7 08:01 , Processed in 1.1855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