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35|回复: 0

15天不到就贬值30万,买房人要求“补差价”,开发商提了一个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5 09: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种种信号显示,当前时期,绝大多数开发商的处境异常艰难。开发商当前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自2020年8月份以来,开发商接连遭受融资限令:三道红线+银行收紧房地产贷款+地产信托按下暂停键。数据显示,在国家收紧对楼市的资金限制之后,2021年6、7月份全国40家典型上市房企融资总额,同比下滑27.40%。尤其是中小房企,当前时期普遍面临“断粮断水”的困境;
  其二、今年以来,销售“高开低走”,7月销售额显著下滑。政策面上不断释放的高压信号,让各地购房者陷入观望,这使得房企的销售颇为艰难。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7月单月各大房企销售情况出现明显下滑,包含几家龙头房企在内,不少企业的环比降幅超过35%。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单月销售环比下滑幅度,较往年有所扩大,同时同比亦出现了下挫;
  其三、还债压力巨大。购房者贷款买房,每月需要定期向银行偿还贷款,开发商也一样。事实上,表面上风光的开发商其实债务压力远比普通购房者大。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房企们有超过1.2万亿的债务将到期。另有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0家房企无力偿还贷款,其中有两家还是大众较为熟悉的年销售额上千亿的大房企。此外,今年前7个月,因资金问题而破产的房企数量高达203家;
  近期,开发商又迎来重磅“坏消息”,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据财联社报道,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的几十家重点房企,已被监管部门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这意味着,开发商拿地资金被正式“限流”,该政策将直接影响房企下半年的拿地热情。值得一提的是,TOP20房企有一半可能都上了“监管名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当前时期,对房企来说,能指望的就剩下销售回款了。尤其是对于负债率较高,资金链紧张的房企,降价销售或许将成为下半年的必选项。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潜在供应量较大,资金链又较为紧张的项目,往往会沦为降价的“重头戏”。
  这话一点不假。购房者贷款购买的房子,如果连续两个月不还贷款,都可能被银行收回。开发商更不会被特殊对待。债务偿还期到了也要乖乖偿还贷款,否则银行不仅要冻结其账户,还会让其以后的融资借贷都受牵连。大多数开发商的开发资金都是从银行取得,并且以楼盘土地或者在建工程抵押。如果开发商不能还款,银行就会实现抵押权,从而对抵押资产进行拍卖。
  说到底,开发商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偿还银行债务,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价换量,降价销售快速拉动回款。有人可能会反驳说,降价是不存在的,唯利是图的开发商宁愿破产也不会降价卖房。这其实大错特错。开发商降价销售,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明确存在的,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县城,去化不畅的项目,开发商都可能选择降价销售,只不过有些楼盘优惠幅度较小,且手段较为高明,你不知道罢了。
  楼市最经典的“降价自救”案例发生在2008年,彼时万科的掌舵人还是王石——2007年,王石根据深圳、上海、北京、成都、武汉等大城市成交量环比下滑20%-30%,得出楼市“全局式市场调整不可避免”的结论。2007年12月份,王石宣布降价销售,并将全集团2008年的计划开工调低到23%。
  事实上,今年以来确实有不少房企也开始走“降价卖房”的老路了。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数据,保利、万科、融创、恒大、碧桂园5家房企在5月份至6月份的新房标价比2020年末分别降低了5202元、2890元、1897元、696元以及280元。另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站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百强房企中,32.5%的房企销售单价较今年1月份有所下降。换言之,当前时期,降价销售已经成为很多房企的“救命稻草”。尤其是踩中“三道红线”且偿债期将至的房企。
  开发商降价卖房,对于有购房打算但还未买房的人来说,当然是大好事一件,这意味着捡漏的机会出现了。比如今年购买保利的某些楼盘,入场时机合适,购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最高可能节省购房资金50余万。
  但是对于降价前刚刚购买完房子的人来说,可就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了。笔者的朋友刘先生就遭遇了这类情况:15天不到就贬值30万,买房人要求“补差价”,开发商却这样解决。
  事情是这样的,刘先生于今年6月15日购买了省会城市的一套总面积95平的商品房,单价是18580元/平,总价176.5万元。2周后,在刚刚办理完按揭贷款手续等待银行放款时,刘先生通过自己的一位朋友得知,自己购买的楼盘正在大幅降价促销。这个消息是售楼处的置业顾问发布的,刘先生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该置业顾问对刘先生设置了“不可见”。通过该置业顾问发布的消息,刘先生得知,自己购买的房屋现在是在88折促销,单价仅16460元/平,总价更是低到156.4万左右。这比其2周前购买时的总价足足便宜了近30万元。也就是说,短短15天不到房子就贬值了30万。
  这让刘先生无法接受,毕竟购房首付款是全家人东拼西凑出来的,是血汗钱。现在房子还未交付,仅仅不到15天,就贬值高达30万,而且这几乎是全家人两年的收入。于是他来到售楼部,向开发商讨要说法。准确地说,刘先生是希望开发商可以“补差价”。
  对此,开发商置业顾问先是以楼盘是正常的调价销售为由拒绝了刘先生。该置业顾问还说,购房时都签订了购房合同,这表明双方是认可该交易的,且合同在签订之后就已经生效,现在开发商降价并不构成违约,所以开发商这边没有义务给刘先生“补差价”。不仅如此,销售人员还反复提到刘先生应该要遵守合同规定,要有最基本的契约精神。
  刘先生见在销售这里无法得到有效回复,所以就找到了该项目的营销负责人。与此同时,该楼盘降价的消息已经彻底公布了,和刘先生一样刚刚买房不久就遭遇贬值二三十万的人有一百多个,刘先生就跟着大部队向开发商讨要说法。这个时候开发商眼见事态要闹大,于是也提出了一个要求:补差价可以,但是大家必须和开发商签订另外一份协议,协议的内容是,未来房价如果上涨,买房人房产的升值部分全部归开发商所有。买房人如果答应,开发商立即安排“补差价”,如果不同意,开发商也无能为力。买房人如果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开发商的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很多买房人都沉默了。大家心理清楚,开发商暂时的调价销售,纯粹是为了拉动回款,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作为买房人眼下确实遭遇了房产的贬值,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家还是认可未来房价会不断上涨,所以没有人敢答应开发商提出来的要求。如果真的走法律途径来起诉开发商,买房人也占不到便宜。而且诉讼的流程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没有人有这个精力和时间与开发商纠缠。所以最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开发商降价销售是事实,但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他们是绝对不可能给买房人“补差价”的。原因很简单,一旦开发商选择对降价进行“补差价”,必然会导致全行业的纷纷效仿,这样以来所有的项目都不敢再降价销售,这无异于固化了房价的“只涨不跌”地位,购房者的投机心理将愈加爆发。
  开发商降价销售,前期的买房人利益受损,到底该不该要求其“补差价”呢?大家对此意见分歧很大,有人觉得买房不到15天就贬值30万,等于一年白干,这对买房人来说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开发商随便降价卖房,足以说明其价格体系混乱,这样的房企肯定会失去购房者的信任;也有人觉得,买房人手续都办完了,而且都签订了购房合同,开发商降价卖房那是他们的自由,买房人无权干涉,找开发商讨要补偿,简直是贻笑大方,每个人都应该要遵守最起码的契约精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此我们不置可否。但基于当前时期的调控“稳楼市”主基调来看,开发商较大幅度的降价促销,显然不利于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地产市场的稳定。
  最后我们想提醒大家,开发商降价销售,买房人要求“补差价”的事情未来1-2年还可能会陆续上演。因为属于房企的艰难时期并没有结束。这类事件频繁发生,也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开发商也会降价卖房。通过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不切实际,甚至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来源:今日头条 楼市新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7 08:01 , Processed in 1.16045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