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饮茶是从中国西南边陲山区原始的未开化的人那里学来的。这些人总是在户外的炊烟柴火之上,将野生茶树上的青叶放到锅里烹煮,作为饮料,这是最早的起源。 后来被中国人和日本人发展成一种饱含文化韵味的、精致美妙的社会宗教的礼仪。在饮茶的早期时代,茶汁常被直接或间接地作为一种药物来对待,这种情形至今未变,中国和日本的品茶家都认为茶是医治人类一切疾病的良药。 大约780年的陆羽时代,中国人已形成了一种严格而缜密的饮茶之规。甚至有一定地位或身份的家庭不能不备有茶规所要求的二十四事茶具。整套的茶具,包括碾茶、泡茶、供茶的器具,都是由艺术家和能工巧匠所制造。不用时,则将其收藏于特制的精巧的小橱柜中,以显示家庭的社会地位。 主持供茶一事,是一家之主的权利和义务,家庭主妇和其他成员无此殊荣。仆人呈上一捧烘焙的茶团给主人,主人将其放入一个有雕饰的特制的碾茶器具中捣碎后,放入一酒壶式的细嘴茶壶中,然后,另取一壶沸滚的水冲茶。浸泡之后,主人将热气腾腾的茶水斟入陶瓷杯中。 来源:华祥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