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0|回复: 0

党媒首评“房价越调越涨”,单肩“难挑大梁”意味着可能有大动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 17: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今年的楼市,尽管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调整,但整体上仍处于上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显示,62个城市的新房价还在环比上涨。这就进一步对买房人强化了“房价越调越涨”的认知。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回顾一下今年的楼市调控措施,创新举措不断,整体上是越来越严。
  例如:
  1、金融机构对房企融资实施“三道红线”,对银行涉房贷款实施额度管控,各种资金均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包含消费贷、经营贷、抵押贷等等。
  2、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
  3、学区房这一炒作的热点受到重点打压,上海、北京、重庆等城市开始实施多校划片或学位到校。
  4、深圳开始实行二手房参考价,成都最近据说也准备学习这一个好经验。
  5、上海买房实行积分摇号制度。
  6、杭州、北京、无锡等城市既限地价,也限房价。
  7、限售时间由2年调整为3至5年。
  8、银行开始调高房贷利率,以宁波、杭州、广州、深圳、苏州、重庆等为代表的多个楼市热点城市,房贷利率上调了20至50个基点。
  对于这种不断完善,不断打补丁的调控措施,党媒半月谈昨日发表题为“房地产调控不能靠“打补丁””的文章,在文章中称“随着市场新现象新问题不断冒出,调控政策很多时候只能不停“打补丁”,存在调控“工具箱”露底、监管乏力的风险,须及早引起重视”。
  在整体文章中有一句话在此提醒买房人重视,文章中引用一位房地产调控干部的话说“住建部门单肩“难挑大梁”。
  他说:“目前,住建可用的调控工具都用上了,处于不断完善工具细节和‘打补丁’的状态。土地供应规划部门负责,购房资金金融部门负责,这两个问题住建部门都管不了。”
  其实,除开住建部门频繁在各个热点城市督导调研,为楼市灭火之外,金融部门以及土地管理部门都有所行动。金融部门从需求端即买房的个体、供应端即房企融资以及资金供应端即银行均有相应的管控措施。而土地部门今年也开始在一些重点城市实施土地集中出让机制。
  为什么,还会出现“房价越调越涨”这一怪象呢?
  经济学家任泽平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他说“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是人地错配和货币超发”。中国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
  任泽平说,尽管国家想控制大城市的人口,但人口还是在往大的都市圈集聚。
  这一点其实从东京、首尔的人口持续增长就可以证明,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自然规律不可违背。那里产业发展好,那里营商环境好,那里创业或工作的机会多,人口就会流向那里。
  所以,任泽平说人地错配就是这个道理。大城市的土地供给指标跟不上,小城市的土地供应有过剩。土地供应少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新建住房满足不了居住需求,房价当然会上涨。反之,土地供大于求,房屋供大于求,房价自然难有上行空间。
  由于房价的长期影响因素人口,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做了详细阐述,今天不再重复。在此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观察所在城市短期房价涨跌,紧盯住宅用地的供应量,如果去年新房成交2000万平方米,今年住宅用供应大于2000万平米,则房价以稳为主。
  至于党媒提到的住建部门单肩“难挑大梁”,楼市调控后续是否还有大动作,值得买房人期待。
  (来源:今日头条 房价大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20 15:52 , Processed in 1.1852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