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佳茗如佳人。
喝信阳毛尖,选择品种是很重要的。但是大多数朋友可能从来就没注意到,信阳毛尖还有不同品种的区别。
信阳毛尖绝不是只有一个品种,有群体种(当地称老旱茶),有引进的外地品种,比如福建大白、乌牛早等。
打个比方:老旱茶就是外表不够漂亮但是贤惠持家的女人,而福建大白引进种相比而言就更像花瓶一些。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郭桂义教授在《信阳毛尖茶发展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中有这样的论述:
本地信阳群体种茶树内质优异,口感上乘,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但发芽晚、产量较低,茶农收入不高。近几年,优质本地茶树品种逐渐减少,优良特性在退化,甚至消失。目前大面积引种「福鼎大白茶」等国家良种,开采相对本地茶树早,外形色泽翠绿,白毫多,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茶农收入提高,但茶叶品质较为一般,其外形肥壮,茶叶内质香味与信阳毛尖传统风格有所差别,不利于发扬和保持信阳毛尖茶的传统品质风格。
总的说,本地群体种很可悲,除了好喝耐泡,其他基本没有优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本地种好喝,但是产量低、发芽晚、茶毫没有那么多、外形粗犷不够细腻整齐。这几个特点本身不应该是缺点,但是放到市场竞争上来看,就很显然是缺点了。
因为现在大多数茶客,都是贪图早点喝新茶、过分追求外形,也被一些营销误导,认为茶毫多就是好,茶叶紧细、整齐就是好茶。
相对比而言,福建大白品种,也就是当地说的白茶(此白茶非彼白茶,指的是品种而不是茶类)的特点就像是站在了旱茶的对立面。我们看一下信阳当地院校茶学专业的张伟老师一篇论文中对这个品种的描述:
福鼎大白茶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一个茶树良种……茶叶上市早,制信阳毛尖茶虽然滋味稍淡,但外形美观,色泽翠绿,白毫多,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
也就是说,这个福鼎大白茶品种除了口感不到位(滋味淡),其他的都是专门为了迎合市场而生的优点。所以旱茶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了经济效益很多都跑去改种白茶种了。谁让白茶种又美又早,就像一个年轻漂亮的女郎,追求者众、趋之若鹜。
但是从咱们喝茶的人的角度讲,口感才是最重要的。外貌不够漂亮但是非常持家贤惠的女人,绝对是居家过日子的首选。
加之外地人也不大懂这些,所以真正的旱茶纵使有口感,从整个市场看,卖的也不见得好。
所以,如果你真能喝到旱茶种的信阳毛尖,还是挺有口福的。
来源:信茶记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17 11:27 , Processed in 1.1821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