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分为八,墨别为三;佛有十宗,道分两派。至于信阳毛尖主要是三大类:本地种(也叫本地群体种、旱茶、旱种)和野生茶;外地引进品种(福鼎大白、白毫早、福云6号、乌牛早、碧香早、平阳特早等);第三是新研发的信阳10号,这个属于现在新研究和挑选取来的优良品种,也是当下新推的重点品种。今天简要介绍下。 对于这个品种的知识,百度百科中介绍的不多,具体是这样说:由河南省信阳茶叶试验站于1976~1988年从信阳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主要分布在河南信阳茶区。湖南、湖北等省有少量引种。199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1—1994。 
我们来详细介绍下这个茶种的历程和特点,‘信阳10号’(Camellia sinensis cv. Xinyang 10)是从信阳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育成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信阳10号的选育历程 1976年从信阳群体种中选择优良单株,单株编号10号。 1977年7月进行扦插繁殖,首批茶苗定植于信阳地区茶叶试验场(现在的信阳市茶叶试验站)品种园,作初步的观测鉴定。 1981年至1986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征、经济性状及抗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鉴定。 1982年繁殖数量扩大,在本场建立母本园和生产示范园; 1983年至1987年先后引入信阳县(现信阳市平桥区)茶树良种场、桐柏县茶树良种场及光山县茶场等地区域试种,并在信阳市茶树示范场和信阳地区马鞍山茶场示范种植和繁育; 1993年止,先后已出圃种苗37万株,种植面积70余亩; 1988年信阳10号被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组)审定为省级良种,并于同年经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可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北省果茶研究所参加全国茶树良种区域性试验; 199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GS13011-1994)。 
信阳10号的特征 信阳10号植株中等,叶长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片较厚,叶质中等;芽叶淡绿色,茸毛中等,百芽重41.0g、比福鼎大白茶低8.54%;春茶萌发期与信阳群体种相当(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中旬为一芽三叶盛期),比福鼎大白茶迟;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整齐,长势旺,持嫩性强,产量高,品比试验比信阳种增产21.7%。盛花期为10月中、下旬,花量多,结实率较高。信阳10号继承了信阳本地旱茶的优点,抗寒性、抗旱性及抗病虫性均强,适宜在河南、陕西、山东等江北高纬度绿茶产区种植。 信阳10号的成分含量及特点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含咖啡碱4.41%、氨基酸3.29%、茶多酚22.46%、儿茶素总量15.23%。适制绿茶,外形条索紧结,内质栗香持久,滋味鲜爽。信阳10号制作信阳毛尖品质条索紧细,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优于信阳老群体种。 

来源:薄厚茶社信阳毛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