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6|回复: 0

观察房价,从住房自有率超欧美等三方面观察,能否断掉炒房的念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 0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不管经济学怎么解释房地产,一个朴素的理念便是家家都有了充足的住房,房价想炒也炒不起来。资产价格看似和货币放水有关系,但实际仍由供求关系决定。各位要是不相信,我们用家电来举例。同样的货币政策下,家电在不断提档升级的过程中,其价格整体上还处于下降之中。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家电供应能随时随地满足购买需求。难道会有人脑袋进水说,因为央妈放水,我就多屯几台电视、几台冰箱等到涨价吗。
  所以,房子的道理也是一样。如果供求关系平衡了,买房子像买家电一样随意可选,所谓的炒房、所谓的投资也就烟消云散了。
  一、房子够住了吗?
  1、根据2015年小普查统计的数据显示,城镇家庭户住房自有率为79.2%,住房自有率偏高。20215年至2020年这五年时间内,平均每年实现了17亿平米的住房销售量,以此为依据预估住房自有率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达到了94.2%。这一数据分析其实与央行去年的一个报告中公布的96%的数据接近。
  2、住房自有率占比已经超越很多发达国家。从国际比较看,美国住房自有率为64.2%、日本为61.7%、德国为46%。为什么中国住房拥有率这么高,一方面与这些年经济发展提升快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国安居乐业重视“家”的文化传统以及过去房价基本持续上涨的预期等存在一定关系。
  大家都有房了,实在是没有房的人,可能只有等租赁住房来实现了。是否如企业家曹德旺所说,有钱人买十几套房,没钱人买不起,你投资的房子最后卖给谁呢。
  当然,一线城市的供求不平衡也还是事实。
  二、房子增量空间主要来源于改善性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小房子换成大房子,老房子换成新房子,配套差的房子换成配套好的房子,所以房地产的市场始终会存在,只是规模的大与小的问题。
  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任泽平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中国城镇化进程还有较大空间,二是人均住房面积未来存在至少20%的提升空间。
  1、任泽平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到2030年城镇化率会达70.6%,预计2019-2030年大致有约1.6亿新增城镇人口存在住房需求。
  如果仅从数据上看,的确会有这么多。但从农村的事实看,可能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如果你春节回农村老村,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村里面除了60岁以上的人外,其它人基本上已在城市居住。所以,城镇化率这个数据可能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2、人均住房面积未来存在至少20%的提升空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如果把近两年人均2.5平米的成交量计入,估计可以达到41.5平米。按75%的套内面积计算,人均套内面积为31.15平米。
  对比周边及发达国家:
  韩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8.2平方米,
  日本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3.1平方米,
  俄罗斯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7.9平方米,
  德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8.6平方米,
  法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39.5平方米,
  美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66.9平方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用更长远一点的目光看买房潜力。
  看出生人口数据可能时间拉得太长了一点,所以,我们从小学生人数的变化来感知一下买房潜力。整体上看,北方城市净以减少为主,南方城市以净增为主。在北方城市中,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出现大量的小学生数量减少。而南方城市中江苏、福建、广东净增长较多。当然、北京、天津的小学生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总体感觉是,小学生大幅度增长的城市,十年内不可能有大的跌幅,即便现在下跌的城市,还有机会涨起来。而小学生大幅度减少的城市,房价的上行可能到此为止。当然,具体情况还得结合当地的新房及二手房库存,能及当前旧改拆迁的力度。
  所以,综合这三个数据,一颗炒房的心是否要冷静许多,如果手中有多套房,是否很难安心呢。总之,买房不能拍脑袋、不能想当然,要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来源:今日头条 房价大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20 12:39 , Processed in 1.1958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