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钱钟书在其代表作《围城》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名句: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句话书中指代婚姻,但在笔者看来,放在楼市中,亦是如此。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每年都有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因此整体城市化率在不断提升,截止到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6%,与发达国家平均70%的水平相差不远,也代表着未来城市化节奏会放缓。而与此同时,每年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想离开城市前往农村。 笔者有个朋友就是如此,好不容易凑够了买房首付,也有稳定的工作,但毅然决然辞掉了城市的工作,前往农村盖房。问到具体原因时,他认为就算在当地买房,自己的工资收入足以还房贷,但是生活会过得十分艰苦,并且除了房子之外,也很难攒到钱,到时候不仅每个月背负巨额的房贷压力,还要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不敢消费、不敢生病、不敢离职。 事实上,持有相同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想从城市前往农村的人都有类似的想法。那么“城里买房”和“农村盖房”,5年后哪个更吃香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对比: 1、成本 从成本上来说,农村的房子自然占很大优势,城市里面买一套房动辄上百万,农村盖一套房可能只需要十几万元,并且不用承受房贷的压力。很多人离开城市就是因为城市的房价太高,买房成本太大,很多人一生的积蓄都流入到了房地产之中,更有甚者需要几代人供养一套房。 2、居住体验 从生活体验上来看,农村的居住环境显然是更好的,空气质量好、环境优美、土地没有污染。而反观城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食品健康等都是潜在不利因素,很多人身体也因此处于亚健康状态。 但从便捷程度上来看,城市显然是更具备优势的,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应有尽有。但农村的交通条件则比较差了,多数时间只能选择自己开车出行。此外,城市的各种资源设施也都配置齐全,教育、医疗、养老设施配置完备,但农村相应资源设施配置比较稀缺。因此从居住体验上来看,城市和农村都各有优劣。 3、未来房子升值空间 从升值空间上看,城市的房子肯定有更大的升值空间,事实上都是钢筋水泥做成的房子,其成本可能相差不多,而城市的房子之所以贵是因为相应的资源配置齐全,附加属性比较高。尽管现在楼市存在一定泡沫,随着调控不断持续,未来泡沫会逐渐消除,但整体房价并不会出现大跌的趋势,而应该是以稳定的趋势变化。 而目前来看,楼市也存在一定的分化,一些受欢迎的城市每年依旧有大量人口流入,而人口流入则会带来大量的住房需求,需求一直增加房价也会水涨船高。而一些偏远地区城市房价可能会受影响下跌,但整体房价依旧比农村城市保值,其主要原因还是资源配置比较到位。 4、就业条件 农村的就业条件与城市相比还是差了很多,对于农村以及一些小县城而言,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核心产业支柱,发展比较片面,因此每年都需要面对人口流失的问题,因为很多有劳动力的人都会选择前往大城市发展,因为大城市虽然房价高、竞争激烈,但相对工作岗位更多,福利待遇也更加好。而农村以及小县城除了一些“铁饭碗”外,就业面比较单一。 此外,薪酬也是主要衡量因素,大城市的薪酬比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小县城高出不少,就算选择小县城买房,也要面临相应的首付以及房贷问题,但由于薪酬水平不高,同样也会比较吃紧。而这类城市由于缺少相应的资源配置,房价更容易受到影响而出现波动。 结合以上4点,笔者给出的判断还是城市买房几年后会比较吃香,因为其硬性条件摆在那里,并且随着楼市调控不断收紧,且随着2021年来临之际,“十四五”规划也即将迈出第一步,而“房住不炒”依旧是未来几年的调控核心,因此未来楼市的泡沫也会不断消除,这代表着刚需未来买房压力会不断减少。 并不是说农村不好,笔者相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更多人还是愿意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到平静的农村生活之中。但目前来看,两类人比较适合前往农村生活。 第一类人是经济实力雄厚,城市买房无压力的人群。对于这类人而言,城市买房都完全没有压力的话,代表着就算是不工作未来也能养活自己,这样的人群自然也不会考虑收入问题,回归到农村生活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第二类人是退休养老家庭。对于这类人而言,回归农村或者偏远小县城生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较于城市而言,空气清新、生活步调缓慢更加适合养老。 (来源:今日头条 财经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