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45|回复: 0

黄心菜:豫南风味,信阳特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30 09: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黄心菜以纤维少,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广受当地人民喜爱。同时又因为保鲜时间长,耐贮运而便于销往全国各地。它因为自身病虫害少的特性,适合生产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近年来声名鹊起。
说起黄心菜,其实很多人对于它并没有什么很深的印象,甚至还会有些许茫然。但我们如果换个词来代替它,想必大家就都明白黄心菜到底是什么了。黄心菜其实就是白菜的一个种类,白菜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衍生出无数的品种和旁支,而黄心菜正是白菜中的一种。
黄心菜又名卷窝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黄心菜的叶片为圆形,呈麻窝状,外叶为绿色并且塌地,心叶则是蛋黄色,叶尖向外翻卷,叶片肥厚细嫩。
黄心菜以纤维少,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广受当地人民喜爱。同时又因为保鲜时间长,耐贮运而便于销往全国各地。它因为自身病虫害少的特性,适合生产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近年来声名鹊起。
追溯黄心菜的起源和历史
那说到黄心菜就不得不说起黄心菜的根源植物白菜了,白菜和黄心菜一样,都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作为黄心菜“祖宗”的白菜,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也是白菜的原产国。根据我们可以考察到的,最早关于白菜在我国存在的痕迹是在西安。
在西安的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中出土了一个陶罐,这个陶罐里装有有白菜籽,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相比起其他原产中国的粮食作物,白菜要更加的古老和顽强。
不过就像其他的植物都有很多别名一样,白菜同样也有很多有趣的称呼,最为风雅的要数“菘”这一个称呼了。白菜古时候被称为“菘”,这个名字很独特,象征着白菜像松柏一样凌冬不雕,四时长有。
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方已经有部分人开始栽培食用白菜,但是由于在隋唐宋元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在北方,所以在汉代以前似无“菘”的记载。只是到了三国以后,白菜才见于记录,如张勃所著的《吴录》载:“陆逊催人种豆、菘”。
关于白菜的“菘”这个名字,在民间还有对应的故事流传。相传菘,原本是天庭王母娘娘所植的仙园中菜,是王母用来宴请天神仙子的必备之菜。某年,玉帝第三女不知因何触犯天规,被赶下凡间,流放至太白山受苦,遭受龟精羞辱,幸好及时得到了路过的散仙松阳真人解救与保护,成功的度过磨难,返回天宫。
仙女回宫之后向王母娘娘诉说松阳真人的救难之恩,王母听后召松阳真人参加天神宴。宴毕,王母问松阳真人想要什么仙物带下凡尘,松阳回禀说只要天园菘,好让凡尘百姓都尝到天宫的这种美味,以绝人间病患。王母听后遂赐他菘种,于是才有菘种流传到人间,后来人并以菘阳、太白之首末两字为名。
至于白菜是否真的是仙家们爱吃的蔬菜,我们并不清楚,但是在汉代之后,到了南北朝时,白菜的确成为了中国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我们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水土气候下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再加上国人对于种植作物的不懈研究,到了唐代,白菜开始有了不同的品种出现。当时出现了白菘、紫菘和牛肚菘等不同的白菜品种。不过隋唐之前白菜种植还是不很普及,到了隋唐之后白菜真正的在中国大量推广开来,和萝卜一起成为人们的主要蔬菜。
到了宋代,白菜这个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称呼终于出现了。虽未正式称王,但白菜一直被誉为"百菜之首,素中之肉"。在中国与千家万户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古今百姓最常食、最喜爱的一种蔬菜,为古今诸多文人学者诗画赞咏。
根据考察,白菜之词最早见于杨万里的《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诗云:“新春云子滑流匙,更嚼冰蔬与雪虀,灵隐山前水精菜”。杨万里在诗中大肆称赞白菜的美味,只不过把白菜剁碎放进白水里煮,便美味得让他将白菜夸之为水精菜。
不光是他,大诗人陆游也曾作诗夸赞白菜:"青菘绿韭古嘉蔬,莼丝菰白名之吴,合人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峰美不如"。苏东坡也有诗赞:"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诗人范大成写过春秋季两首咏白菜的诗:“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合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宋代朱敦儒更是在《朝中措》中说:“先生馋病老难医。赤米餍晨炊。自种畦中白菜,腌成饔里黄薤。 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表示自己到了一把年纪依旧贪吃,尤其喜爱自家种植的白菜,烹调过后是神仙也难寻的美味。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也在自己的《本草纲目》记载:“白菜,亦名菘。菘性凌冬晚调,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到了这时,白菜的记载已经有很多了,也较为全面。更重要的是明朝时,白菜开始被引向其他国家,比如较近的李氏朝鲜。
也正是如此,白菜才能在后来成为了朝鲜泡菜的主要原料。韩国的一些电视剧里里也有提到过主人公试种从明国引进的菘菜,也就是大白菜的情节。
至于白菜的其他品种,如不结球白菜,也就是小白菜,到了明代则有了大的发展。在明代以前小白菜主要在长江下游地区栽培,明清时期小白菜在北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浙江地区培育成功结球白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白菜。
18世纪中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这个时期,在北方大白菜取代了小白菜,且产量超过南方。华北、山东出产的大白菜开始沿京杭大运河销往江浙以至华南。鲁迅在《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大概是物以希(稀)为贵吧。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到了19世纪,白菜就传入了日本、欧美各国。日俄战争期间,有些日本士兵在中国东北尝到这种菜觉得味道不错,于是把它带到了日本。在日本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工厂生产的饺子,基本都是猪肉白菜馅的。
时至今日,白菜的品种已经非常多了。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叶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而黄心菜作为在信阳栽培历史悠久的一种白菜,已然已经成为了独属于豫南的特色蔬菜。
黄心菜食用方法多,可炒、可烧、可煨汤,做菜无酸味,色泽鲜,品质佳,适口性强,风味独特。不仅仅是信阳人民喜爱黄心菜,它更受南北各地的食客们认可和赞赏。
尤其是信阳市菜农经过多年累积经验栽培驯化选育出来的头卷窝、二卷窝黄心菜,不管是与肉片、猪肝炒食,还是做成火锅配菜都脆甜可口、清爽宜人。其美味程度非其他品种的白菜可以比较,更有一定的食补功效,能够清热解火、润肺止咳。
人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信阳地区对于黄心菜的对外销售力度逐渐加大,很好的改善了黄心菜只在本土知名的销售困境。相信在政府和企业,以及菜农的多方共同努力下,黄心菜会在未来真正打响名气,成为驰名国内外的健康食材。
来源:百科TA说

参考文献:
1. 陈红,徐腊梅.信阳黄心菜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10(12):36.
2. 尹川川,上官端琳,付强等.信阳黄心菜新品种选育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18.
3. 高振峰,李金芝,吴春玲.信阳黄心菜栽培技术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9):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 21:38 , Processed in 1.2878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