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44|回复: 0

天目山下,穷村嬗变成艺术家眼中的世外桃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0 15: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深冬的信阳西北部,比城区似乎更冷一些。在天目山脚下“半拉井”的小河边,遥望“小金顶”,显得尤为壮美。
  在“半拉井”旁边,一排民房正在改造,其中部分主体已接近完工。在小河的另一边,荷塘、湖心岛、枫杨林已经成型。
  “明年再来,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平桥区烟草局驻邢集镇罗楼村的第一书记梅森告诉记者。
  艺术家落户昔日贫困村
  罗楼村位于邢集镇西北部天目山脚下,北与确山相邻,西与桐柏接壤,总面积23.23平方公里,共有29个村民组,897户,3404 人,耕地面积2860亩,属丘陵地带,平均海拔400米。罗楼村属省级贫困村,核定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31人。2017年脱贫6户23人。2018年脱贫26户50人,剩余贫困户19户58人,贫困发生率为1.7%。

天目山下,正在改建的民居,未来,它们将成为民俗和艺术工作室。


  过去,罗楼村的产业结构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传统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主要经济特产有香菇、木耳等菌类种植,交通相对闭塞,村集体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相对滞后。
  “罗楼村背靠信阳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着良好的生态条件和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梅森说。
  近几年来,通过产业扶贫、盘活资源资产、鼓励创业就业、改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罗山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半拉井这个地方,是非常有名的,民居前是小河,远处就是天目山,信阳市的知名艺术工作者就看重了这里,正在改造旧民居,作为自己的工作室,还开发民宿。”梅森告诉记者,民居通过出租的形式,为村民带来收入,同时,旅游和住宿,也将给村民带来大量增收的机会。
  “今年年初,来天目山爬山的人太多,进村道路一度就拥堵了。”梅森告诉记者,作为进入天目山的必经之地,罗楼村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2020年投资222.9万元新建一座水厂和10个村民组自备井;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施工已完成,2条农业生产道路的修通和10条拦水坝的修筑极大方便了农业生产,扶贫项目罗楼至万家窑1公里道路硬化和龙潭沟道路拓宽,方便群众出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最后4个台区顺利完成,基础设施补短板成效明显。许信高速下线口工程已开工,天目大道征地工作正在推进,未来罗楼交通便利指日可待。同时,罗楼村还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今年5月,分三次组织30余名环卫工人,对全村23个村民组、7.9公里河道及沿线道路进行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清洁行动主要清除村组陈年垃圾、河道垃圾,加快提升罗楼村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尽孝 贫困户受市级表彰
  “你上了信阳市的‘乡村光荣榜’,全市都知道你是好样的!”在罗楼村探访时,记者一行遇到了正在清扫村内道路的村民周宏启。梅森见到周宏启,高兴地说道。周宏启略带腼腆地笑着。

周宏启正在打扫村内道路


  在信阳市委文明办开展的“信阳市‘乡村光荣榜’人物宣传选树活动”中,周宏启被评为好儿女。“他既要照顾生病不能劳动的妻子,还要照顾80多岁的老父亲,确实不容易。”梅森说。
  周宏启的妻子因为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花费巨大,家庭背上了债务。自从被识别为贫困户之后,周宏启除了耕种自家承包地,还承包了同村村民闲置的几亩地。同时,村里还给周宏启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周宏启因为干活踏实、认真,受到村民的好评。
  脱贫致富 用活政策
  脱贫攻坚以来,罗楼村根据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和家庭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2020年,该村又有脱贫12户3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
  三大产业夯实罗楼村脱贫基础。该村深入推行实行“三联三带三创”脱贫攻坚模式,通过处级领导联系包抓、科级领导联系帮扶、干部联系包户,采取龙头企业带动、能人大户带动、支部带动的办法,积极开展自主创业、联合创业、组织创业,着力加快全村脱贫攻坚步伐,带动全村贫困户早日脱贫。 产业扶贫模式重点发展以花椒、黄精、苍术、艾草为主的中药材,以白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奇异莓、黄桃、冬桃、晚秋黄梨为主的林果业等三大重点产业。目前已新建中药材基地1200亩,发展林果400亩,香菇、白木耳、羊肚菌等食用菌15万棒,龙潭沟百亩生态无公害蔬菜园和已上报扶贫项目的蓝莓采摘园建设将带动罗楼村新形态农业的发展。

通过金融扶持养羊,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徐青泉实现脱贫


  该村以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完成23个村民组“三变”改革试点,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1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个,2020年罗楼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万元。
  通过就业创业提供脱贫保障。罗楼村通过区农业农村局和区人社局帮助积极实施就业扶贫培训,至2020年底举办12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已举办8场,今年计划培训人员500人以上,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000人,扶持5人自主创业,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8人,未来三年可增加到200个工作岗位,实现群众就近就业,有效解决全村贫困户“脱得了、稳得住、能致富”的现实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10 14:51 , Processed in 1.1936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