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65|回复: 0

善良之家出贤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6 15: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我年轻的时候,正值动荡年代,我的弟弟当时只有十二岁,父母回到了农村。1966年的时候我已经上班三年了,弟弟留下跟着我,我的二姐已经大学毕业了,我的妹妹是老高三,他们四个人在一起生活,大姐早就大学毕业分到西安,我们的分工是大姐养父母,我跟二姐养弟弟和妹妹。

  我跟二姐经常上班,会告诉弟弟你太小,在家里一定听话,不要出去与外面人接触,不要跟街上的那些孩子在一起,不要跟他们学坏。“哦”,我的弟弟反过来问我:“三姐,你为什么说我要跟别人学坏呢,你怎么不说我能把别人影响好?”

  我很奇怪,我弟弟这么小,他居然能这样回答我,要用他自己的能力把别人影响好,而不是自己跟别人学坏。我后来回想起来,这就是母亲平常的教育。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经常会讲:“孔子家人不知怒,曾子家人不知骂。”孔子的家里连怒气的样子都没有,不知道什么是怒,曾子的家里不知道什么是骂人,都是在伦理道德当中,在讲做人的规范,人要按照规矩而行,所以家道昌盛、子孝孙贤。

  我后来才明白是父母平常的教导,使弟弟在很小的心灵里已经扎下一个如何做人的根。所以他会告诉我:“你不要说别人把我影响坏,我会把别人影响好。”因此我的弟弟后来在第一次恢复高考的时候考上了大学,现在工作应该说很不错。我的妹妹去云南插队十年,后来回到北京,因为她是老高三,回到北京以后,去读成人高考,念完了大专又学习了本科,现在是北京重点学校的特级教师。

  那么为什么有人能培养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而有人流入下流社会?这个跟家庭父母的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来源:中小学生家长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3 13:46 , Processed in 1.5003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