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31|回复: 0

今年中秋不一般 经典诵读来作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30 16: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明港镇第一小学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微信图片_20200930163336.jpg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八月半”,中秋的活动围绕“月”进行,所以大家还称她为“月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形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习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成为我国主要的节日之一。

微信图片_20200930163340.jpg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有很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在民间。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极富浪漫色彩。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直射月亮朝地球的一面,秋高气爽、明月当空,固有赏月与祭月之习俗。

微信图片_20200930163344.jpg
  我们的节日

  各班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文化,引导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微信图片_20200930163348.jpg
   微信图片_20200930163354.jpg
   微信图片_20200930163359.jpg

  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来历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风俗,各班的孩子们都忍不住登台,诵读起自己收藏的关于中秋佳节及美丽月亮的经典诗句: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整场诵读气氛热烈、掌声雷动,孩子们的热情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从每一个故事里、从每一句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一片生机。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我们将不断努力把经典诵读活动坚持下去,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文化,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3 18:25 , Processed in 1.35239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