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13|回复: 0

新房详细交易流程 教你买房不走“弯路”,建议收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8 16: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很多人着急买房,却并不清楚买房的具体流程。一手房购买到底有哪些流程,每个流程我们要做什么准备什么资料?注意什么?这是买房之前必须了解清楚的问题。
  注意:贷款买房的一定要先到中国人民银行或网上征信中心(网址http://www.pbccrc.org.cn/)查询个人征信,是否征信不良。避免征信不良而去定房,导致无法贷款且要全款付清,定金又退不了。
  一、看房选房
  看房第一步,售楼处和房产经纪人都是受开发商委托的销售代理公司,房子每卖一套,开发商都是要出佣金,客户不需要出佣金。同一时期买房,跟中介去售楼处买和直接去售楼处,同一套房源价格一样,只是你选择谁比较专业,让你省心,在繁琐的购房过程中愉快舒畅,避免最后去拉横幅维权。
  看房选房期间,有必要是了解下该楼盘的五证和两书是否齐全,五证不全的房子,购买起来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钱房两空。
  特别提醒大家:查验五证时最好查原件,因为复印件比较容易被做手脚;如果开发商不同意查验五证,购房者则至少要核实《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真实性。
  五证指的是市规划委员会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市建委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核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两书"是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其中《住宅质量保证书》尤为重要。它相当于房屋的保修费,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二、交定金认购
  选定房源,缴纳定金,签订认购书,这套房源就是属于你的了。定金是不能退的,所以选定房源果断的同时要确定好。
  交定金需要什么资料:身份证(购房人的身份证)。交定金的收据小票切记保存好,后期按揭需要。
  签订认购书时,确定购房人是谁就签谁,避免签约时更名麻烦。
  三、交首付款签订合同
  交完首付后,首付款的收据和小票也是切记保存好,后期按揭和换发票时需要,丢了就非常麻烦了。
  签合同时要注意的是身份证信息和房源信息,和最终价格是否无误,其他规范性的内容是省内统一的。如果当天要去公证和做按揭的,合同内容确定好必要的信息,其他内容可以一眼扫过,节约时间。
  四、公证处公证
  对于现房、期房有着不同的买卖特点,有着不同的政策,公证可以维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维护夫妻双方购房时的合法权益。公证处依法出具的公证书,只要其本身没有错误,就具有法律效力,可成为诉讼中直接采用的证据之一。
  做公证时,一般是有开发商的工作人员陪同一起去做公证的,现场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房屋买卖合同、个人身份证件、户口本、产权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等。
  五、贷款按揭
  1、按揭资料:
  带齐购房所有的小票和收据
  身份证原件(已婚的需提供夫妻双方)
  户口本原件(已婚的需提供夫妻双方)
  结婚证原件(已婚的需提供夫妻双方)
  收入证明(加盖公司公章,月收入必须是在月供款2.5倍以上)
  最近半年银行流水(月进账需要达到月供2.5倍以上,如流水不足,可提供以下资产证明作为补充:房产证、土地证、行驶证、证券或理财对账单、定期存款等。)
  2.按揭方式:选择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
  等额本金
  优点:总体利息支出较低;
  缺点:前期还款负担较重,特别是前面几年还款。适用人群主要为收入较高人士,如企业高层、个体工商业者等。
  等额本息
  优点:借款人每个月还给银行固定还款金额,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缺点:总体利息支出较多。适用人群主要为工作收入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职员等。
  还款方式在按揭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售楼处算价一般会推荐等额本息。
  六、缴纳契税(契税的缴纳时间在签约后半年内,提醒一定要提前,逾期缴纳会产生滞纳金的)
  1、如果是购买首套房:当交易房屋面积小于等于90平方米时,契税税率为1%;当交易房屋面积大于90平方米时,契税税率在原有基础上增半,即契税税率为1.5%。
  2、如果你买的是第二套房:当交易房屋的面积小于等于90平方米时,契税税率为1%;当所交易房屋面积大于90平方米时,契税税率为2%;
  3、如果你买的新房或者二手房是第三套房或以上套数:不论房屋面积大小,契税税率为3%,没有减免情况。
  缴纳契税要带身份证明、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
  以上就是新房购房流程,购买新房不能什么都不懂就一头扎入购房大军,提前了解好详细的流程可以避免在买房过程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按揭 契税 买房 新房 首付款(来源:今日头条 苟芽儿的日常vlo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5 13:29 , Processed in 3.0804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