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7|回复: 0

信阳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战疫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2 15: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一场突发疫情,打破了春节的温暖和喜庆。一声响亮的集结号,“若有战,召必回”的勇猛吼声响彻云霄。他们不是战士,却身披战袍,他们不是战士,却手握钢枪,他们不是战士,却敢于与病毒殊死搏斗。

11.jpg
  在河南省的最南端、与武汉临近的信阳市,信阳市唯一的一家三甲医院——信阳市中心医院,以职业责任和担当,在第一时间,拉出了阵形,果敢应战。

  他们奔赴战场的英姿,让人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白衣天使!

  我们准备好了

  信阳市中心医院院长任书伟: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战士。是战士,就要奔赴战场,就要坚守阵地,就要以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

  疫情当前,舍我其谁。信阳市中心医院党委在全院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员工以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精神,团结一致,敢于担当,直击疫情,斩关夺隘。

  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岗位,主动请缨,踊跃写下请战书,要求到疫情的最前线去。他们有的孩子尚在哺乳中,有的父母体弱年迈,有的新婚燕尔;他们中有的是临床医生护士,有的是医技科室人员,有的是机关后勤人员,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请战书上摁上了自己鲜红的手印:让我去!我要去!

  1月22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八日下午,距离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还有不到两天的时间,中心医院的10名医护人员,来不及告别父母,来不及与爱人孩子再见上一面,来不及回家清理洗漱用品,面对疫情,他们站了出来,挺起胸膛站到了最前方。他们的英姿,让社会安心,让患者安心,更让送行的医院领导和同仁泪目。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最危险的疫情一线,才保证了广大群众的安康。

  他们,光荣地成为了信阳首批奔赴战场的勇士,奏响了为生命而战的抗疫进行曲。

  奋战在抗击疫情前哨的勇士

  发热门诊,是个特殊的高危治疗区域,直接面对的就是发热患者和高度疑似需要隔离留观的患者。

  林万宝,发热门诊主任,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他身先士卒,从1月20日开始接诊发热病人。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回,门诊量激增,每天发热患者多达300人左右。林主任进入了一个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大年三十下午,得知当日发热门诊量近300人次,他瞒着家人,默默地穿上防护服,走进发热诊室,坚持到深夜。他在特殊的地方,他在前沿阵地,和需要他的患者共同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老母亲知道他也感冒了,因为担心打了很多电话,上班时不能接听,下班后需要隔离仍然不能回家,只能通过电话隐藏起疲惫向家人报声平安。

  为什么这样做?他的豪言壮语就是:这是工作。听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人不自禁地泪目。

  在疫情面前,没有谁是超级英雄,面对病毒,没有谁能百毒不侵,他们一样可能会感染,一样可能会牺牲,他们会苦、会累、会想家,情绪崩溃到边缘甚至会哭。但面对疫情,没有一个人退缩。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则必胜,这就是职业的信仰。

  敢为人先的踩雷人

  1月22日,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信阳市新冠肺炎治疗专家组副组长易明福,确诊了信阳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也从此打响了信阳医护人员真正与病毒面对面肉搏的战“疫”。

  眼看着发热病人越来越多,呼吸科收治患者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易主任明白,防止疫情扩散,他这里是个紧要关口,这道关口如果守不住,那可能将会是一场灾难性的感染暴发。他干脆住在科室不回家了,他在担心,他要时刻盯着,他要全面掌握每一位现有患者的情况,还要了解每一位新入院患者的情况。人命关天,不能有丝毫马虎。

  紧急时期,易主任向医院递交了一份关于呼吸科收治病人现状的报告。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党委果断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开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信阳市中心医院院长任书伟连夜到现场协调解决场地布局和设施设备。短短的一天时间,新的病区就投入使用开始收治病人了。易主任的这个建议,医院的这个决定,病区成立的这个速度,让中心医院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首战告捷。

  2月15日他接到紧急通知,进驻隔离病区。在最危险的时刻,在最紧要的关头,他深深懂得,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信阳市呼吸界的领军人物,他必须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他也不能有负于生命的希望。于是,53岁的他,受命于危难中的他,已经连续作战半个多月的他,毅然披上铠甲,挂帅出征,成为了中心医院奋战在疫情一线年龄最长的老大哥。

  易主任所在的重症病区住了21位病人,病情都比较重。他和年轻人一样,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等到看完所有的患者,他几乎是虚脱状态。但是呈现在战友和患者面前的,永远是精神抖擞的,永远是坚定坚强的,永远是细致温柔的。在给一位75岁的老爷爷查房时,发现他反应迟钝、不肯讲话,不配合治疗,原来老爷爷是在惦记在家的老伴无人照看。易主任每次查房时,总是在这位老人床前多停留一会儿,老人闹脾气蹬掉被子,他默默地给老人重新盖好。老人不肯吃饭,他安排护士专门给老人喂饭。老人不配合治疗,他“骗”老人说是他的老伴让好好听话治病的。跟随着易主任一起查房的年轻人,看到他做的点点滴滴,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治疗不仅仅是用专业技术治病,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全心全意为病人的心。也正是因为拥有这颗心,他才能做到不计安危,甚至可以不计生死。

  易主任带领下的这个新冠肺炎重症病区,看不到“战争”的无情,看不到疫情的无情,所有的医护人员仿佛忘记了这里是以命搏命的雷区。

  三位温暖的代理爸爸和代理妈妈

  隔离病房里住着一个小婴儿,他的母亲在产后第二天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接着在短短几天内,父亲及其他亲人相继确诊感染。这位刚出生5天的襁褓中的婴儿,在还不懂得去为亲人担心的时候,也不幸确诊了。他睁开懵懂的眼睛,看到的是穿着隔离服的叔叔阿姨,生命的本能让他把这些叔叔阿姨当作了自己的依靠,当作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于是,在宝宝出生的第5天,信阳市中心医院NICU的王鹏、护士熊鑫、王凤娇,从这一刻起,认认真真地担起了代理爸爸和代理妈妈的任务。
(来源:大河在信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4-6-1 21:44 , Processed in 2.12170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